沂水县深入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全力提高保教质量,全县学前教育呈现均衡、优质发展新态势。
一、多管齐下,扩大优质普惠性学前资源。发展优质公办园。近三年来,全县规划建设标准化幼儿园15处,其中新建6处,改扩建9处,新增建筑面积42425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1653.2万元,新增班数110个,新增学位3295个,进一步提高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解决了城镇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做好幼儿园升类评估工作。今年新申报省级示范幼儿园1处,复验8处,省一类幼儿园新申报82处;县级二类28处、三类4处,多次组织人员到各幼儿园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全力提升优质园占比。做好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23处,占民办园总数的91.79%。对在普惠性民办园就读幼儿按照每生每年710元的标准核拨了生均公用经费。
二、高标定位,全力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深耕幼儿园主阵地。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下发《沂水县幼儿园道德·习惯“双养成”实施方案》及《“沂水县幼儿园道德·习惯“双养成”行动指南”》,在全县幼儿园深入推进道德养成与习惯养成的“双养成”沉浸育人行动,通过系统设计、全员联动、分片实施,推进构建“三个融合”学前教育新生态。加强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扎实开展县域幼儿园“结对帮扶”“跟岗学习”活动,通过课题研究、试点推进、亮点展评、师德演讲等活动,使县域“双养成”教育呈现整体推进、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打造“园家社”联合阵地。积极探索推行幼儿园“3 1”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各级各类幼儿园已全部完成规定动作建设。注重目标引导和过程实效,主动创新家园共育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丰富教育课程,实现全员参与。同时依托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性公共场所,构建起家、园、社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建设教研联动新阵地。探索高效的学前教育教研模式,积极创新全程跟踪机制,提出“教师与幼儿一同成长行动计划”,建立起“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园长”所有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创新教研方式,开展园内案例式教研、镇内沉浸式教研、片区卷入式教研、园际牵手式教研、县区活动式教研等多形式教研活动,构建起县级、共同体片区级、镇级、园级的四级学前教育教研培训网络,实现了实践—反思—教研—实践的“螺旋上升”多维互动的全县一盘棋的教研体系。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招聘力度,新考选700余名幼儿教师,充实到各县直园和乡镇幼儿园任教,进一步缓解了师资紧缺的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各公民办幼儿园人员配备、任职资格、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保障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师资培训机制。采取现场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从园长、班主任、骨干教师、新教师层面实施精准培养,构建梯级培训体系。先后举办全县园长素养提升班、《山东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游戏案例撰写、幼儿教师拍摄等专题培训,组织60余名园长、骨干教师赴龙口参加了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培训活动及观看多场教研直播活动,拓展了教师专业学习的维度,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搭建专业交流平台。组织优质课评选、游戏案例评选、乡土资源案例评选、齐鲁幼师之星评选、技能技巧大赛、共读好书读后感分享等活动,为教师们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成长”的目标。
四、加强过程监管,规范办园行为。开展办园行为排查。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制定《沂水县规范办园行为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节点,全县各级各类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自查自纠,各乡镇(街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县教体局组织人员对161处幼儿园进行了重点检查指导。开展民办园年检。通过民办幼儿园自查、乡镇(街道)检查、县教体局抽查的形式,采取书面材料审核、实地查看、查阅档案、评估反馈等方式对2022年度全县民办幼儿园办学情况进行了年检,并将年检结果在县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做好家长满意度工作。多次召开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会议,各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家访、半日开放活动、微信群、qq、电话等开展联系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社会满意度。(王炳慧)